百年沧桑创辉煌,初心如磐启新程。翻开税收改革发展的篇章,一批又一批税务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传承红色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锐意改革、砥砺前行。为充分展现税收工作在服务各时期国家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历史作用和泉州税务人崇法守纪、担当奉献的政治品格,“泉州税务”开设【百名党员话改革】专栏,讲述部分重大税收改革节点的党员故事,进一步推动系统内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励广大税务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杨钟烈,1922年出生,1949年9月参加税收工作,1960年6月入党,退休前任原鲤城区税务局浮桥税务所所长。
1949年9月,经济处于百废待兴阶段,税收征收工作人手吃紧,原是测量工人的杨钟烈于被聘为晋江地方税征收处的通讯员。1950年4月,在全国税政税务统一后,他正式成为了泉州市税务局(原鲤城区)的一名税务干部,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税务人。

1995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从税三十年以上证章及证书
“我记得很清楚,1949年9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了国家税收政策的原则是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照顾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尽管年近期颐,杨钟烈回忆起自己光荣从税的时候,每个细节都那么清晰、深刻。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着各方面困难,特别需要财税的供给来支持各项生产建设。但是,国民党反动势力不甘失败,不时破坏生产发展,福建又是对台前线,防空警报经常拉响,每隔一段时间,杨钟烈都要背上枪、绑上手榴弹,徒步到十几里外的晋江专区政府领取税收票证,护送现金税款到银行上缴金库、核对数据。
有一次,在去专区政府上缴旧票证的途中,杨钟烈被土匪流寇带走,扣押盘问了2个多小时,凭着沉着机智,才化险为夷,成功脱身。“我与他们周旋,全程都把票证紧紧护在贴身的衣服里。”回想起艰难险阻的峥嵘税月,杨钟烈难掩激动之情,“那时候国家建设特别需要钱,票证是税收会统核算的原始凭证,非常重要。‘票在人在’,就是我们当时的行动宗旨。”也正是因为那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他内心萌生了强烈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于是决定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杨钟烈工作旧照及其获得的部分荣誉
“那时候入党要求十分严格,因为自己只有小学学历,怕学习上跟不上别人,得不到组织认可,于是我每天起早贪黑刻苦自学党的理论、税收业务知识,周末也丝毫不敢懈怠。”1960年6月,杨钟烈终于得到了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面对党旗,举起拳头,内心澎湃,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61年过去了,那个庄重神圣的场景依然深深印刻在杨钟烈脑海中。

六七十年代屠宰税验讫章及算盘
不久之后,新一轮税收专业化改革开始,浮桥税务所成立市场组,杨钟烈被任命为组长。刚开始去市场收税,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接受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交给国家。“一走进市场,就有个别小商贩会喊‘坏人来咯!’,群众对我们挺反感的,税收工作处处碰壁。”于是杨钟烈就带领组里的税务干部挨家挨户、走街串巷跟商贩们拉家常,用国家修公路、建医院、盖学校的钱从哪里来等事例,一次又一次宣传“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具体文件细则是对照不到的,所以更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为出发点,干好每件事。”因为工作表现突出,杨钟烈多次被评为税务标兵、先进个人、财税红旗手。

1986年福建省税务局、福建省税务学会颁发的“老税工荣誉证书”
桑榆未晚,夕阳正红。1985年退休以后,杨钟烈依然活跃在各项税务工作中,被聘为税务廉政监督员、职工物价监督员,为税务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1987年荣获“福建省老税工”称号。

杨钟烈在家中为税务干部讲述税收改革往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对党的忠诚和对税收事业的追求永不改变。”杨钟烈深情地说道,他寄语年轻党员干部们要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